「現在的我更像是一架飛行機,我不知道我會飛向哪裡,對於未來沒有明確的方向,但我就是想要去冒險,去未知的領域闖一闖。」
李浩瑋在正式出道之前就憑藉一首〈窩囊廢〉在網路上爆紅,在毫無宣傳的情況下,以極快的速度爆紅,初試啼聲就驚艷全場。沒多久,李浩瑋順勢推出個人首張專輯《Diamond In The Rough》。當時他將自己比喻未經打磨的原鑽,期許自己能成為璀璨的鑽石,綻放璀璨的光芒。
延伸閱讀:當饒舌歌手碰上樂團主唱!盤點五首 “雙主唱” 音源,嘻哈囝直呼: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經過三年的切割、打磨後,在他人眼裡李浩瑋似乎已經成為一顆閃耀的鑽石,不過他卻有不同的想法:「我覺得自己是半完成品,仍處在打磨的階段,我還在尋找自己的模樣;我覺得目前的自己更像是一架飛行機,我不知道我會飛向哪裡,對於未來沒有明確的方向,但我就是想要去冒險,去未知的領域闖一闖。」
李浩瑋反思了自己這三年的心理狀態,雖然對未來的一切充滿熱情與想像,對於夢想仍抱持著熱忱,但偶爾也會有對未知的感到恐懼、迷惘,甚至是面對現實的「重擊」時,所產生的無力感。於是這也讓李浩瑋萌生將專輯名稱,從原本《Silver Lining》改為《Fly Machine》的念頭。
「我原本想將這張專輯命名為《Silver Lining》取自諺語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譯為黑暗中總有一絲光明,延伸出凡事都有希望的意思。不過後來我開始檢視自己創作的歌曲時,才發現自己的作品好像沒有那麼正面,並沒有辦法完全契合這個主題,所以我就萌生改名的念頭,直到後來製作到〈Fly Machine〉時,我突然覺發現「Fly Machine」似乎更適合當作這張專輯的名稱,非常能夠代表我這三年的狀態,所以就決定將專輯改名為《Fly Machine》。但我也將專輯區分成兩個大主題,分別為:『Silver Lining』、『Moon Halo』,除了象徵著我心境的意象外,也同時代表著在飛行途中看到的景色,有時可能是春光明媚的風景,有時可能是狂風暴雨。」
除了象徵自己的狀態外,其實李浩瑋也期望能藉由音樂陪伴、療癒,那些可能和他有類似經歷的歌迷們,希望這張專輯能像一架飛行機,不只能帶他們經歷一場又一場的飛行冒險,也能陪伴他們度過低潮。
提到低潮,這次李浩瑋特別將專輯分為「Silver Lining」、「Moon Halo」兩大部分,分別象徵著自己不同的心境,當中「Moon Halo」又稱月暈效應,是一種自然界的光學現象,為光線因為冰晶造成折射,而在視覺上的月暈;就像人際關係中的偏見,人們因爲模糊不清的幻象而看不清事件的真偽。李浩瑋對於這樣的寓意特別有感,因此創作出〈狼〉、〈我們的債〉這兩首歌。
「這兩首歌都是我的主觀情緒,所產生的幻象。像〈狼〉這首歌源自我對於人際關係、社群、世界以及自我的懷疑,就如同『月暈效應』,大家總是用片面的印象去定義我,好像跟我很親近,但其實也不了解真正的我,這首歌主要是描述我在人際關係之間的疏離與孤獨感,其實在『月暈』的主題下,我創作當下的情緒也被無限放大,非常強烈,所以我也將這首歌當作是『Moon Halo』部分的主打歌。 」
「我最大的轉變是我能以更客觀、開放的態度看待自己的作品。」
回歸專輯製作層面,距離上一張專輯《Diamond In The Rough》發行已有 3 年之久,在這過程中,李浩瑋仍持續推出新作品,不論是推出個人單曲,還是以 FORMOZA 主唱身份推出團體專輯,他都不曾停下創作的腳步。不同於《Diamond In The Rough》 ,這次李浩瑋擔任自己的專輯製作人,照理來說,他掌握了極大的權利,能夠隨心所欲地將專輯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但這次他卻拋開了以往「自我為出發點」,擷取他人的意見和想法。
「其實在做第一張專輯時,不太會有多餘的想法,只要情緒或氣氛對了,對我來說就過關了。可是到了第二張專輯我想要讓整張專輯呈現得更完整,加上在第二張專輯我也參與到更多製作層面,在過程中學習到如何以更客觀、更開放的角度去看待我自己的作品,讓聽眾不論是視覺上還是音樂上都能有更全面的體驗,可以讓大家聽得出來,這些歌曲來自同一張專輯。」
李浩瑋首度擔任起自己的專輯製作人,他首要打破的就是「當局者迷」的問題:「因為我覺得要在歌曲中完整呈現某個核心概念,其實很不容易,所以我在這專輯製作過程中,我經常思考自己的主觀想法是否能和他人的想法達到共鳴,所以就需要進行不斷的溝通。」為了呈現更多元且完整的專輯,且將自己真正的想法傳遞出去,李浩瑋不再像第一張專輯那樣以自我為第一順位,而是盡可能地採納身邊夥伴們的意見。
除了心態上的轉變,李浩瑋也為此改變自己原本隨性的生活習慣,強迫自己規劃排程,開始工作紀錄,學習成為自律的人。
「我不是一個很擅長規劃的人,而且我的生活很隨性,但身為製作人需要有井然有序地的安排所有事情。所以這也養成了我每個禮拜都寫週記的習慣,隨時紀錄每一首歌的進度、排程,還有遺漏的部分。坦白說,一開始真的很難,眼看預計發歌的時間就快到了,但還是有東西還沒做好就覺得壓力很大,但慢慢地適應按部就班的步調後,我就也習慣了。當看到當計劃裡的事情一件一件完成後,其實心裡滿有成就感的也算是擴大了我的舒適圈。」
成為專輯製作人也成為李浩瑋近期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他笑著說:「因為這張專輯我花了很多時間製作和協調,嘗試如何最真實呈現我的想法以及盡可能做出和第一張專輯不同的東西,所以在張專輯的編曲上我刻意不做電子的曲風,另一方面,我不想讓自己被侷限於特定曲風,因此不論是在專輯規劃初期還是製作過程中,我都會盡可能想出更多元的風格,像是採用真實樂器的呈現,不只是新的嘗試,也有助於我在準備現場的表演。所以當最後聽到成品時,內心就有非常巨大的成就感。」
為了更契合《Fly Machine》中飛行冒險的概念,李浩瑋不只在歌曲編排中做了許多精心的設計,像是在專輯最後安排一首完全沒有歌詞,只有零散的旋律片段和聲音拼湊而成的歌曲,呈現出旅程未完待續的既視感,以及在專輯裝幀設計裡刻意暗藏的小彩蛋;把歌詞刻意作成使用說明書的樣子,裡面有很多的小字和工程圖,這些大家容易忽略的小細節,卻是李浩瑋最在意的部分, 也都飽含了他的想傳遞的想法和理念。
「照理來說,我是不用參與這部分,但我就會好奇它的進度,然後就會忍不住發表很多意見。像歌詞本我們刻意做成使用說明書的樣子,裡面有很多的小字和工程圖,其實都是有意義的,也各自代表了一些意象和我的想法,像是我在裡面有寫希望 30 歲可以辦一場專場,然後是憑專輯入場,這也算是我的一個短程目標吧!」
但我似乎能夠理解李浩瑋會這麼在乎這些在他人眼裡微不足道的細節,在專訪過程中他曾提到自己不是一個很外向,很健談的人,沒有辦法隨時侃侃而談,這對身為藝人的他來說,無疑是件吃虧的事,所以李浩瑋選擇透過作品說話:「我的方式不是很張揚的跟大家說我在做什麼,或者我是什麼樣的人,比較偏向透過一首一首歌去剖析自己的想法,可以透過每首歌曲去拼湊出自己的模樣。」
語言可能會有隔閡,但音樂沒有,所以李浩瑋將自己的想法、信念藉由歌曲、專輯傳遞給大家。但他也不斷嘗試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因為創作源自生活,如果生活一成不變的話,其實很難創作出能夠打動人心的作品,所以後來我會強迫自己多接觸、挑戰一些新的事物,我也從這些過程中得到很多靈感,成為我創作的養分。」
專訪的最後我問李浩瑋:「如果你不當藝人的話,你會想做什麼呢? 」他笑著說:「廚師吧!其實我蠻喜歡下廚,我也覺得做菜跟做歌很像,你需要事前備料,還有在煮的過程中,可能也需要知道要加什麼配料、調味料,以及控制火侯,最終端出一道美味的菜。」而我覺得他在這張專輯中扮演的角色,其實就很就像主廚,不單只要推出一道道美味的佳餚,也要顧慮到整間餐廳的每個面向,從餐廳風格設計、菜單設計、人員調度到食材採購都必須親力親為;這次李浩偉不只燒了一桌好菜,也帶給大家極佳的「用餐體驗」,也讓人更加期待下次他又將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SOURCE/形上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