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眼眸底下自帶兩點「硃砂紅」,這是唯獨韓國創作歌手 BIBI 所有。出道藝名「naked bibi」在 SoundCloud 發表製作歌曲,隨後參加韓國 SBS 選秀節目《THE FAN》獲取第二名成績,再來被 88rising 相中參與 Coachella 音樂節,此後音樂之路開始順風順水。
BIBI 的粉絲之所以「夠鐵」,除了隨著情緒起伏的高低唱腔,大膽狂放的生動肢體語言足夠鮮明,掌握 R&B、Hip-Hop、Psychedelic 風格底下的深層共鳴語境也是令人動容的主因。「Is it a farm is it society / Am I a tiger or a gazelle」(這到底是農場還是社會/我是老虎還是羚羊)
前面那段歌詞是來自 BIBI 收錄專輯《Lowlife Princess: Noir》內最受注目的單曲《Animal Farm》,也是本次要講述的主題。因為從畫面到歌詞讓聽者們又驚又喜。驚的是,歌詞反應出對社會的全貌;喜的是,MV 畫面具有相當豐富的美學價值。
MV 鏡頭緩慢落下,逐漸逼近在古典劇院西裝革履的人士們。有些人戴著面罩,有些宛如豬頭的面目,共同拿起刀叉談論如何享用眼前的「人體聖餐」。然而正當畫面聚焦被五花大綁且面帶兇光的「牲畜」之後,一場看似如待宰羔羊,實如猛虎反撲的「腥風血雨」就此揭開。
充滿暴力、強烈色彩衝擊、似如復仇的故事敘情,你是否想起了昆汀塔倫提諾的經典之作《追殺比爾》?倘若你腦海中也同樣頗有畫面,這就是《Animal Farm》想要複製的感覺。
但嚴格說起來,這首歌的意象僅是拷貝電影營造的視覺,故事核心並非指代「復仇」,因為搭配字句機鋒的完整歌詞,從個人、群體牽引到整個社會價值,看起來反倒更多的是 BIBI 在深思社會中自己處於的「位置」。
舉個筆者認為《Animal Farm》值得留意的橋段,殺戮成功後拿著電吉他在雨中盡情嘶吼,但是最後鏡頭 TAG 多秒 BIBI 的面容,究竟是終獲自由還是下一個權力宣告?這部 MV 無疑最後留下了足以思考的片段。
當然解讀的方式能有很多種,也有很多聽者認為不外乎就是在闡述 George Orwell 筆下《動物農莊》的內核,或是彰顯「女性主義」,這點在網路上的對立討論大家都找的到。
不過以上所有觀點也止於「個人解讀」與「流傳」,事實上 BIBI 曾坦言《Animal Farm》的拍攝內容:「我並非反男反女,我其實充滿了愛。如果你問我為什麼在 MV 有殺戮劇情,只是因為我想複製《追殺比爾》。如果你能聽我的新歌,那很好,但如果不聽,也沒什麼問題。」
雖然 BIBI 這段話了結大家的「腦補」,但是卻沒有抹滅《Animal Farm》的魅力之處。因為無論是電影還是 MV,只要能夠掀起個人/群體關注,某種程度上就有值得思索的價值。所以儘管無任何意思,但 BIBI 的說法也只限於「本人」,各位還是能從中提取思想重塑定位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