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張專輯《巷子內》發行已有一段時間,J.Sheon 終於帶著全新作品《結果論》回歸樂壇。這段期間,他的音樂旅程並未停歇,從大型音樂節演出到個人巡演,從國內到國外,他始終在累積創作養分。而這張專輯,正是這段時間沉澱與思考的結晶。
延伸閱讀:R&B天菜與嘻哈男神二度合作!J.Sheon、瘦子E.SO 全員為〈慣老闆〉換上帥氣西裝造型,粉絲直喊:「要瘋掉了!」
時間淬鍊出《結果論》
2019 年底發行《巷子內》後,J.Sheon 便投入演出工作,包括 Legacy 演唱會等,直至 2021 年才正式開始籌備新專輯。然而,期間他接到 Panthepack 的音樂計畫,專輯製作因此暫時擱置。隨後,他又受邀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演唱會,為了讓歌迷有新作品,先推出單曲〈不良示範〉,直到 2022 年才真正全心投入專輯製作。
「這張專輯的籌備期雖然長達兩年多,但真正密集寫作的時間大約是一年到一年半,」J.Sheon 說道。儘管如此,他並不覺得時間的推移影響了音樂品質,反而讓作品更加精煉。
演出帶來的啟發
J.Sheon 在 2023、2024 年間頻繁參與各大音樂祭,並登上國際嘻哈音樂節 Rolling Loud 的舞台。他選擇演唱專輯的最後一首創作〈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這首作品才剛完成便被搬上國際舞台。J.Sheon:「我覺得演出有兩種,一種是為了熟悉的歌迷,一種是為了新觀眾。我在 Rolling Loud 的演出,很多人可能不認識我,那就選擇適合這個場域的歌曲,讓音樂代替我說話。」談及國內外演出的差異,他提到台灣的嘻哈場域與國外仍有所不同:「Rolling Loud 的觀眾比較躁動,整個氛圍跟台灣主流音樂的演出場域不太一樣。」
更在乎結果,大於過程。
「最重要的是聽眾喜不喜歡。」
專輯名稱《結果論》,來自於 J.Sheon 對自身個性的認識:「有次製作人問我是不是結果論者,我仔細想想,確實是。我更在乎結果,而不是過程。」這樣的態度貫穿整張專輯,也反映在他的音樂觀點上:「說起來可能有些殘酷,如果我今天花了很多心力去做音樂,但最終音樂沒有被大家認可,那對我來說,這就不是一個成功的作品。所以我不會特別強調自己用了什麼新技術或創新元素,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聽眾喜不喜歡這首歌。」
這張專輯與過去作品相比,整體曲風更加流行,節奏較快,慢歌相對較少。「其實原本想再寫一首慢歌,但來不及了」他笑著說。至於專輯中取消了 Intro 與 Outro 的設計,則是考量現代聽眾的收聽習慣,J.Sheon :「現代人注意力集中時間已經夠短了,Intro 和 Outro 反而會影響專輯的流暢度。」
在《結果論》中,J.Sheon 嘗試了不同的音樂風格,展現更具多樣性的面貌。其中,首波主打〈生不帶來死不帶走〉融合了深沉哲思與流暢旋律,歌詞探討生命無常的課題,而在編曲上則保留了他擅長的 R&B 元素,並注入更具能量的節奏。
與 ICE 合作的〈東成西就〉是一首充滿武俠意象的歌曲,靈感來自於 J.Sheon 很喜歡的金庸小說及經典電影,他以細膩的筆觸描繪江湖豪情,並在歌詞中融入傳統與現代交錯的詞彙,使整首歌更具層次感。
另一首受矚目的作品〈你不用懂〉則展現了J.Sheon 細膩的情感鋪陳,歌詞探討愛情中的遺憾與釋懷,旋律婉轉動人,帶有濃厚的敘事感。而在〈Why Would You〉這首節奏強烈的歌曲中,他則以洗腦旋律和簡潔的歌詞,打造出適合開車時播放的「行進感」音樂。
作為華語 R&B 領域中具標誌性的歌手,J.Sheon 擅長將網路用語與流行詞彙巧妙融入歌詞,讓作品更具時代感,他表示:「我寫的詞多半來自我日常使用的語言,如果某段時間內某些詞彙對我來說特別有趣,就會自然地進入創作。」
至於中文與 R&B 旋律的結合,他坦言仍是挑戰:「有些旋律用中文填詞時,怎麼唱都不順,這是種很抽象的問題。」他的解決方法之一是透過口型來決定歌詞:「如果某些發音與旋律吻合,就會優先選擇。」
競爭一直都很激烈,但這對市場來說是好事。
近年來,華語 R&B 圈新秀輩出,J.Sheon 對此持正面態度:「競爭一直都很激烈,但這對市場來說是好事,代表聽眾對這類音樂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被問及有無特別欣賞的新生代 R&B 音樂人,他毫不猶豫地提到 The Crane:「我很喜歡他的音樂,特別是〈Unique Design〉,那首歌的聽感很特別。」
做音樂的成本有上限,但影像沒有。
除了音樂創作,J.Sheon 近年來也涉足影像製作,甚至親自執導 MV。「其實最初是因為自己的 MV 需求,剛好有機會學習影像製作,結果就越來越感興趣。」J.Sheon 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是張伍的〈平庸的天才〉,預算僅九萬元,卻呈現出電影級的質感。J.Sheon:「當時是因為預算有限,加上我對影像有興趣,就乾脆自己導。」對他而言,影像製作最難的是創意與預算的平衡,他笑著說:「做音樂的成本有上限,但影像沒有。影像的創意受限於資金,這是最大的挑戰。」
J.Sheon 認為,影像製作對於他作為創作歌手的幫助遠超過單純的影像導演身份,J.Sheon:「如果只是拍 MV 的話,作為歌手或創作人,我更能理解音樂的結構,這讓我在切分鏡時能更精準地對應音樂的節奏與拍點。我可以依據拍點來規劃一些特殊的剪接方式,這對音樂創作者來說是一大優勢。」
此外,他也發現影像對於音樂創作的影響更為深遠:「我常常會用影像的方式來構思音樂,這種視覺化的思考模式,讓歌曲的情緒和畫面感更加鮮明。」影像與音樂相輔相成,也讓他的創作變得更加立體與完整。
展望 2025 年,J.Sheon 的願望很簡單:「希望《結果論》的每一首歌都能被聽見,不只是主打歌。」他相信這張專輯適合完整地聆聽,而非單曲模式。「這張專輯的流暢度很高,整張聽下來的感受比單獨挑歌來聽更完整。」從音樂到影像,J.Sheon 始終不斷突破與挑戰。他的「結果論」不只是對於音樂的態度,更是對於人生的體悟。
